神经科学研究中,大小鼠脑立体定位仪是极为重要的设备,它能精准定位大小鼠脑部特定区域,助力科研人员开展各类实验。本文将详细介绍大小鼠脑立体定位仪操作指南。

一、前期准备
仪器调试:将大小鼠脑立体定位仪平稳放置于操作台上,确保其稳固不晃动。仔细检查各部件,如耳棒、门齿钩、电极推进器等,看是否有损坏或松动。利用水平仪,精准调节仪器的水平度,保证两个滑道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为后续实验奠定基础。同时,调节电极推进器至垂直状态,确保其能精 确上下移动。
实验动物准备:挑选健康、符合实验要求的大小鼠。以适量戊巴比妥钠对其进行腹腔注射麻醉,注射过程需缓慢,密切观察动物状态,确保麻醉效果适宜。麻醉生效后,用剃毛器小心剃去大小鼠头部毛发,范围集中在颅顶区域,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皮肤。随后,用碘伏对头部皮肤进行消毒,消毒面积应足够覆盖后续手术操作区域。
二、操作流程
动物固定:把麻醉后的大小鼠轻柔放置在定位仪上,将其门齿稳稳固定于门齿钩上,注意力度适中,既不能过松导致动物头部晃动,也不能过紧损伤牙齿。接着,将两侧耳棒缓慢、准确地插入外耳道,插入过程中要保持两侧耳棒刻度一致,插入深度适宜,然后旋紧耳棒固定螺丝,确保大小鼠头部被牢固固定,从各个方向轻推,头部均无移动。
颅骨定位:用手术刀沿大小鼠颅顶矢状缝小心切开皮肤,切口长度视实验需求而定,一般2-3厘米即可。使用镊子和棉球,仔细清理颅骨表面的筋膜和肌肉组织,充分暴露颅骨,清晰呈现出前囟、后囟等标志性结构。将定位针缓慢下移至前囟位置,以此作为坐标原点,确定X、Y、Z轴的零点。例如,若以前囟为基准,向嘴侧方向为X轴正方向,向尾侧为负方向;左右方向为Y轴,外侧为正,内侧为负;垂直颅骨方向为Z轴,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目标区域定位:依据实验目的及脑立体定位图谱,确定要操作的脑部目标区域坐标。例如,若要定位海马区域,从前囟向后测量特定距离确定X轴坐标,从矢状缝向一侧旁开特定距离确定Y轴坐标,再根据图谱确定该区域在颅骨下方的深度作为Z轴坐标。将电极推进器按照计算好的坐标数值,缓慢、精 准地移动至目标区域上方。
实验操作:当电极推进器到达目标区域上方后,根据实验内容,如进行药物注射,将装有药物的微量注射器小心安装在推进器上,推动推进器,使注射器针头缓慢刺入颅骨并到达预定深度,缓慢推注药物。若是进行电生理记录,则将记录电极精 准放置在目标区域,连接好相关设备,开始记录神经电活动。
术后处理:实验结束后,小心取出电极或注射器等器械。用生理盐水冲洗手术创口,去除残留的组织碎屑和血液。使用缝合线仔细缝合头皮切口,缝合针距均匀,确保伤口对合良好。将苏醒后的大小鼠放置在温暖、安静且干净的饲养环境中,密切观察其恢复情况,提供适宜的食物和水。
操作大小鼠脑立体定位仪需要严谨细致,每个步骤都关乎实验的成败。科研人员需熟练掌握操作技巧,严格遵循流程,才能获取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