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享】脑功能视听觉刺激系统助力揭示猕猴视觉通路

【文章分享】脑功能视听觉刺激系统助力揭示猕猴视觉通路

在猕猴的世界里,视觉可不仅仅是“看见”,更是大脑中一场关于颜色、亮度和运动的精密“工程”。浙江大学Anna Wang Roe 教授团队2024年2月在《Progress In Neurobiology》上发表了一项题为《Mesoscale organization of ventral and dorsal visual pathways in macaque monkey revealed by 7T fMRI》的研究结果。科学家们通过利用7T超高场fMRI,结合PROPixx脑功能视听觉刺激系统,带我们深入猕猴的视觉通路,揭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秘密!

【文章分享】脑功能视听觉刺激系统助力揭示猕猴视觉通路



灵长类视觉的“双通路”魔法

首先要知道的是,猕猴的视觉系统就像一座分工明确的“城市”:

  • 腹侧通路:这条路负责“看清楚”——识别颜色、亮度和物体形状;

  • 背侧通路:这条路则是“运动指挥官”,专管视觉运动信息,比如如何捕捉飞过的香蕉(我们猜的)。

科学家发现,这两条通路不仅各司其职,还会像搭档一样配合处理视觉信息。于是,他们决定一探究竟:这些通路是怎么在大脑中协作完成复杂任务的?


为了准确激发猕猴大脑中与视觉相关的区域,研究团队使用了顶级装备——PROPixx脑功能视听觉刺激系统。它能以超高分辨率和精准颜色校准,呈现复杂的视觉刺激,比如红蓝交替的动态光栅和灰色漂移图案。
科学家通过它投射的光,成功“点亮”了猕猴大脑中的功能区域,绘制出清晰的视觉地图。也就是说,PROPixx就像是猕猴眼中的一场“高光演出”,让它们的大脑“观众席”热烈响应。


【文章分享】脑功能视听觉刺激系统助力揭示猕猴视觉通路

Fig. 2. Mesoscale organizations in V2. 


PROPixx脑功能视听觉刺激系统生成并投射了红/蓝漂移光栅和无色漂移光栅,用于分别激发猕猴 V2 区域的颜色条纹和运动条纹。这些精准刺激支持了颜色与运动响应的分离和薄厚条纹交替分布的高分辨率观测。



实验结果
  • V2区域的“条纹谜题”解锁
    猕猴的V2区域早就因其奇妙的“薄条纹”和“厚条纹”闻名,这些条纹负责处理颜色和运动信息。科学家不仅确认了它们的存在,还发现这些条纹以交错的方式排列,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处理模式。


  • V4区域的“颜色与亮度舞台”
    在腹侧通路的V4区域,科学家揭示了颜色和亮度功能域的秘密。每个颜色域都紧挨着一个亮度域,就像组成舞台的“灯光小组”。这些域共同构建了大脑中的“表面信息处理单元”,帮猕猴更好地识别物体。


  • 背侧通路的运动密码在背侧通路中,科学家发现了几个“运动指挥站”,比如MT和MST区域,它们负责处理视觉运动信息。研究还首次发现V3A区域内有非重叠的颜色和运动域,这为运动信息如何被大脑解码提供了新线索。



猕猴的视觉系统和人类高度相似,这次研究不仅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它们的大脑运作,还可能为未来揭示人类视觉认知提供新思路!想想看,当你看向眼前的风景时,你的大脑里是否也在上演着类似的“条纹秀”和“颜色舞台”?

如果您也对PROPixx脑功能视听觉刺激系统的神奇功能或猕猴视觉研究感兴趣,欢迎联系我们☎️:400-839-0899



相关论文信息:

Mesoscale organization of ventral and dorsal visual pathways in macaque monkey revealed by 7T fMRI

J. Wang et al.  2016,  Progress in Neurobiology 234(2024)102584

doi.org/10.1016/j.pneurobio.2024.102584